澧县全力抗旱救灾
7月24日以来,澧县出现连续高温干旱,高温无雨日已超过20天,局部旱情严重。
今年的旱情有三个特点:一是气温高。进入7月下旬,最高气温一直维持在35℃左右,澧南镇8月3日达到38.7℃;二是蒸发量大。近期日蒸发量维持在10毫米左右,8月3日最大蒸发量14.4毫米,7月27日至8月12日总蒸发量达到186毫米,而在这20天内一直高温无雨。三是蓄水量少。由于气温高、蒸发大,全县蓄水量锐减。8月13日全县蓄水量只有2.03亿立方米,占蓄水总量5.06亿立方米的40.1%。王家厂大型水库正常库容2亿立方米,8月13日8时库容仅有5760万立方米。据统计,全县7条溪沟断流,6300多口堰塘干涸,16座小型水库出现死库容。目前,全县旱情比较严重,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3.42万亩,其中水稻6.75万亩、棉花19.6万亩、玉米1.7万亩,其它经济作物3.03万亩,严重受旱面积达到4.2万亩,干旱已威胁到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
干旱发生后,澧县见事快、行动快,积极应对,有效减轻了干旱损失。8月3日,县指挥部向全县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县上下以抗旱救灾为中心,科学调度,节约水源,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适时抓好农作物引水灌溉。8月8日,县长李育智深入澧阳平原、太青山门、洈水三大灌区,督导各受益乡镇有序灌溉,保水过关,解决灌区尾端乡镇无水灌溉的问题。县委常委、副县长冯文元带领水利技术人员,对洈水灌区复兴厂镇万松村段在灌溉中出现的垮塌险情现场制定方案,连夜组织抢险,及时恢复灌溉。县财政紧急拨付抗旱资金200万元,解决了向湖北省洈水水库买水抗旱及三大灌区干渠险情抢护资金难题。鉴于王家厂水库库容不足的问题,8月13日县指挥部向澧阳平原灌区11个受益乡镇下发了《抗旱灌溉调度应急方案》,要求按亩配方,定时定量送水,确保后期灌溉用水安全。
目前,全县上下通过拦河筑坝、打井掏凼等措施,动用一切抗旱设备和机具,正在有序组织抗旱灌溉。至8月13日,三大灌区引水灌溉水方达到1.32亿立方米,其中澧阳平原灌区9699万立方米,全县灌溉抗救面积达到67.2万亩。根据旱情发展,后段将组织乡镇对严重缺水地区的群众采取定时定点送水等办法,全力保障群众的生活用水需要。对特殊困难农户或老人,组织专门力量送水上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